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卵巢性不孕 >

怎样评估卵巢功能?卵巢巧克力囊肿危害不容忽视!

发布日期:2024-07-18 来源:www.97120.cn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


抗苗勒管激素由小卵泡所分泌,激素水平越低,说明卵巢中小卵泡数量就越少,该方法能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管激素分泌不会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控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并不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激素水平处于恒定状态,所以什么时候抽血检查都行。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结果,由于某因素而使得子宫内膜组织转移在卵巢上种植,每一次来月经子宫内膜跟随着脱落,脱落的子宫内膜和经血积聚而造成囊肿逐渐变大,从而生成巧克力囊肿。该病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为什么卵巢巧克力囊肿会造成女性不孕?
 
  1、造成卵巢组织纤维化
 
  跟正常者相比,该患者卵巢组织硬,所需要的血液供应量少,从而减少卵子数量,阻碍卵子发育。
 
  2、加快卵泡耗竭速度
 
  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而打破卵子生长节律,本该静止的小卵泡却持续生长,从而加快小卵泡耗竭速度,造成卵巢功能衰退,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3、氧化应激受到损伤
 
  卵子生长发育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周围颗粒细胞大力支持。由于巧克力囊肿刺激,使得卵子周围颗粒细胞持续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细胞内遗传物质受到损伤,包括细胞DNA损伤、细胞功能失常、编码蛋白错误等。
 
  怎样评估卵巢功能?
 
  1、性激素六项检查
 
  月经第3~5天做性激素六项检查,此阶段处于卵泡早期,能大致了解卵巢功能状态,判断卵巢基础功能,有助于诊断生殖内分泌疾病。
 
  2、抗苗勒管激素检测
 
  抗苗勒管激素由小卵泡所分泌,激素水平越低,说明卵巢中小卵泡数量就越少,该方法能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管激素分泌不会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控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并不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激素水平处于恒定状态,所以什么时候抽血检查都行。
 
  3、B超检查
 
  通过B超检查能清晰了解卵巢大小和丰盈程度,看看有多少个小卵泡,巧克力囊肿大小和所处的位置;也能判断手术是否会影响卵巢功能。
 
  温馨提示:30岁后生育能力逐渐走下坡路,尤其是35岁后卵子质量越来越差,不仅难以怀孕,而且增加流产和胎儿畸形风险,所以应抓住较佳生育年龄,若出于事业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暂不生育,也应定期检查,了解自身生育及健康状况。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本文地址: https://www.97120.cn/lcxby/115451.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妇科检查,左卵巢囊性回声什么意思? 下一篇:最后一页

温馨提示

来院后进入一楼大厅,有导医接引,报上预约号(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医生会安排预约号)核对姓名后,导医迅速安排你就诊,无需排队!

■ 科普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卵巢性不孕 >

怎样评估卵巢功能?卵巢巧克力囊肿危害不容忽视!

温馨提示:为了节约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结果,由于某因素而使得子宫内膜组织转移在卵巢上种植,每一次来月经子宫内膜跟随着脱落,脱落的子宫内膜和经血积聚而造成囊肿逐渐变大,从而生成巧克力囊肿。该病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为什么卵巢巧克力囊肿会造成女性不孕?
 
  1、造成卵巢组织纤维化
 
  跟正常者相比,该患者卵巢组织硬,所需要的血液供应量少,从而减少卵子数量,阻碍卵子发育。
 
  2、加快卵泡耗竭速度
 
  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而打破卵子生长节律,本该静止的小卵泡却持续生长,从而加快小卵泡耗竭速度,造成卵巢功能衰退,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3、氧化应激受到损伤
 
  卵子生长发育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周围颗粒细胞大力支持。由于巧克力囊肿刺激,使得卵子周围颗粒细胞持续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细胞内遗传物质受到损伤,包括细胞DNA损伤、细胞功能失常、编码蛋白错误等。
 
  怎样评估卵巢功能?
 
  1、性激素六项检查
 
  月经第3~5天做性激素六项检查,此阶段处于卵泡早期,能大致了解卵巢功能状态,判断卵巢基础功能,有助于诊断生殖内分泌疾病。
 
  2、抗苗勒管激素检测
 
  抗苗勒管激素由小卵泡所分泌,激素水平越低,说明卵巢中小卵泡数量就越少,该方法能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管激素分泌不会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控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并不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激素水平处于恒定状态,所以什么时候抽血检查都行。
 
  3、B超检查
 
  通过B超检查能清晰了解卵巢大小和丰盈程度,看看有多少个小卵泡,巧克力囊肿大小和所处的位置;也能判断手术是否会影响卵巢功能。
 
  温馨提示:30岁后生育能力逐渐走下坡路,尤其是35岁后卵子质量越来越差,不仅难以怀孕,而且增加流产和胎儿畸形风险,所以应抓住较佳生育年龄,若出于事业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暂不生育,也应定期检查,了解自身生育及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