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几乎是现代女性的一大通病,月经量少就是其中一个让很多女性朋友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月经量少、经期短的问题。
如何判断月经量少?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来月经时血量过少,或者月经来潮时间过短。理论上来说,只要每次经期持续在2-8天,月经量在20-80mL,就不算月经过少。
举例说,如果你每个周期一包卫生巾(10片/包)都用不到,而且每次只有上厕所时滴几滴,卫生巾仅仅只湿一点点……那么,你可能属于月经量过少。
什么因素导致月经量过少?
月经是由子宫内膜的定期剥脱形成的,决定它多少和多久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殖内分泌调节、子宫内膜、营养状况等全身情况,同时还有情绪、其他疾病影响等次要原因。
1、子宫问题
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很小或畸形,月经是因子宫内膜的脱落产生的。一般来说,有了足够雌激素的刺激,才能让子宫内膜增生到足够厚,进而产生正常的月经量。如果内分泌失调,产生的雌激素较少,会导致子宫内膜很薄,产生的月经量就少了。
月经量过少也有可能是手术后遗症。比如各种宫腔手术,人工流产、放环取环手术都会造成子宫内膜受损、宫腔粘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朋友流产后的一段时间,月经会变得特别少的原因。
2、卵巢早衰
雌激素能够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卵巢提前衰退,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增生达不到所需厚度,导致月经量少。
3、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各种激素分泌出现异常。雌激素能够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气血失和,子宫内膜的增生也达不到所需厚度,从而月经量变少。
而且精神状态、情绪压力都会影响激素变化,比如工作压力、生活矛盾等都与女性的身心健康直接相关。如果长期情绪不佳,压力山大,就会导致气滞血瘀,月经量减少,而且颜色还容易发黑。
4、其他问题
过度肥胖、过度节食、作息无度、情绪不良、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女性内分泌环境,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1、注意饮食
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女性要忌食生冷、过咸、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饮水,摄取绿叶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保养卵巢
卵巢是女人的根,是维持月经正常进行和保持女人光彩靓丽的关键,所以用精油按摩腹部,能起到保养卵巢的作用!
3、保持心情愉悦
精神上受挫折,压力大等负面情绪,均会导致月经异常。因此女性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调理身体有重要的作用。
4、经期注意保暖
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增强体质,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5、多吃滋补性食物
多吃含铁的食物让身体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鸡、羊肉、猪羊肝脏、黑豆、海参等滋补性的食物。
月经量过少怎么办?
月经量过少,周期规律,有宫腔操作史,需检查子宫附件B超(必要时三维B超),检查子宫内膜是否过薄,如疑似宫腔粘连或瘢痕,应行宫腔镜检查,无生育要求者可不予处理。针对月经过少,应该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