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姨妈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而除了大姨妈,女人们还有一样标志性的东西,用来判定自己的健康状况。
那就是你的——白带
所以大家应该看到过这么一句话:“白带异常?你可能患上了妇科病”,而吓的自己马上去检查一下自己的白带。
那么,白带异常=妇科病?
No!这可不一定,并不是所有的白带异常都是妇科病的前提。
有些“白带异常”的形态其实也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分辨好正常时的“白带异常”和病变的“白带异常”很重要,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也许就有姑娘想问了,那怎么分辨哪几种是正常的哪几种病变的白带呢?
别急,接下来就是给大家一个“分辨白带”的小科普:
白带异常
白带与排毒无关
简单来讲,白带就是存在于阴道的分泌物,是从女性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功能的部分分泌出来的黏液与渗出物混合而成的液体。
详细来讲,白带的主要成分来自这些方面:
●子宫颈口及宫颈管内腺体分泌的黏液
●子宫内膜及阴道黏膜所渗出的黏液
●宫颈和阴道脱落的表皮细胞
●少量的白细胞
●阴道固有菌群和其代谢产物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白带跟排毒没有关系,不涉及到毒素或者代谢废物等问题。
②白带的多少,主要看是看宫颈、子宫内膜、阴道粘膜的分泌及渗出功能。
③这里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同房过程中产生的的黏液也是白带的一部分,主要是位于阴道口的「前庭大腺」受到刺激后分泌的黏液,平时不受到刺激的话,并不会产生。
正常白带并不是只有一种状态
一般来讲,很多女性看到的资料都是在说,白带健康的时候只有一种状态——白带量少,白色,带粘性,无异味。
但是,这个给很多女性造成了误区,她们会认为自己只要不是上面说的那种状态就是有问题。
实际上,白带并不是只有一种状态。
白带的性状与雌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在青少年时期的女性白带很少或几乎没有的原因。随着卵巢的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白带也就随之出现。
正常白带的形态,随着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一样的白带。
●蛋清样、拉丝的大量白带
在月经周期当中,雌激素的一个高峰是在排卵期。这时候,宫颈柱状上皮、阴道黏膜、腺体等分泌功能变得旺盛,所以排卵期的白带量多、透明呈蛋清样、拉丝,常常外阴会有湿润感,内裤上会有一些分泌物的痕迹。
紧接着黄体期,在月经前后,因为整个盆底器官组织充血导致分泌增加,所以就又会出现外阴有潮湿感,有时候内裤上有白带的痕迹。
这是很正常的,广大女性完全不用担心。
白色发黄的粘稠白带
排卵期过后就进入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增加,这个时候的白带分泌减少,因而变得粘稠,并混合大量脱落细胞,所以这个时候的白带是白色的,甚至有些发黄。
生活习惯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白带的性状也会受到饮水饮食、环境、工作、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你有这些轻微的改变,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明显感觉喝水少了,白带会发黄。
●有时候连续吃几天辣椒、海鲜等,会出现白带性状的改变,但是过几天就恢复正常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正确做法是:每晚用清水擦洗外阴,保持干燥清洁。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白带的性状表现也不一样,比如:
●妊娠期女性,虽然暂时停经,但是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加上血液供应比较丰富,子宫颈和阴道壁的分泌和渗出也会增加,白带自然也增多。
●在新婚蜜月期的女性,因为频繁的性冲动及性接触,也会导致白带处于较多的状态。
●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下降,相应的器官萎缩退化,白带分泌就会减少甚至消失。